班墨文化浸润职教沃土:传承与创新路径探寻
2025-07-04 17:21 海报新闻
在建设教育强国的征程上,职业教育肩负着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使命。源自中华优秀传统的班墨文化,以其蕴含的工匠精神、育人智慧及价值理念,成为滋养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宝贵资源。探索班墨文化在新时代职教领域创新传承之道,既可以为技能型社会建设提供文化动能,也有助于提升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
溯源:班墨文化的精神基因解码
班墨文化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鲁班作为“百工圣祖”,凭借对技艺的极致追求,成为工匠精神的典型代表;墨子集工匠与思想家于一身,其思想在《墨经》中实现了技术实践与科学探索的巧妙融合。二者共同铸就中国工匠文化重要源头“班墨文化”。班墨文化中的工匠观,以精雕细琢的工艺实践为载体,以敬畏技艺的职业操守为行为准则,是古代匠人在器物制作过程中形成的专业精神范式。这种观念既包含对工艺规范的遵循,也隐含着对职业价值的认同,构成了中国传统工匠文化的重要思想渊源。
班墨文化的丰富内涵蕴含多重维度:“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追求技艺的至臻之境,“道技合一”的实践精神注重理论与操作的相互促进,“兼爱贵义”的仁爱精神倡导人际互爱与正义伦理——三者共同构建起其核心文化价值。这种价值在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既为现代工匠精神传承提供精神动力,激励技能人才追求卓越,也为科技伦理体系构建提供历史参照,助力平衡科技发展与道德规范,同时也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思想资源,充分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时代生命力。
契合:班墨文化与职业教育的精神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