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富民产业镇村行| 沙地种出“甜蜜经济” 文昌湖“水果村”的致富密码
2025-07-07 08:28 鲁中网
在戴家村的水果版图上,三色李同样闪耀着光彩。刘龙生介绍:“这是我们文昌湖区林果专家从李子杂交后代中精心选育出来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2020年,“三色李”成功注册了商标,并通过山东省林科院申请了国家植物新品种。
2022年,戴家村的水果家族迎来了新成员——由山东省农科院研制的文昌酥梨。“果实大,核小,肉质细腻无渣,含糖量高,能达到14%—15%!”说起酥梨的优点,刘龙生如数家珍。这种梨不仅口感酥脆清甜,还具有抗氧化、易储存的特点,一上市就受到市场欢迎。
果园里结出“甜日子”
好果子是“伺候”出来的。刘龙生和村民们像照顾孩子一样打理着村里的水果。“从拉枝、施肥到浇水,每个环节都严格把关。”他们的付出得到了回报,“文昌酥梨”卖出了每公斤40元的价格,仍然供不应求。
虽然今年遭遇风灾坐果率有所下降,村里70多亩酥梨的产量预计15万斤左右,全部达到盛果期后产量翻倍,根据市场价格保守估计毛利润能达到150万元左右,可为村集体带来大约50万元的净收益。小小的酥梨,成了带动村民增收的“金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