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乡村富民产业镇村行| 沙地种出“甜蜜经济” 文昌湖“水果村”的致富密码

2025-07-07 08:28   鲁中网

  三色李同样以其独特魅力赢得市场。“采摘期长达40多天,成熟后果皮能呈现黄、红、紫三种颜色。”刘龙生介绍,李子的口感好,糖度高,烂果少,特别适合网上销售,仅三色李一项,每年就为村集体增收3万元。

  果园实实在在地鼓起了村民的腰包。在葡萄园里忙活的村民李秀莲说:“俺家种了3亩葡萄,一年能挣个4-5万块钱。”更让大伙儿高兴的是果子不愁卖。“夏天常能看到,采购商的车半夜两三点就进村了!”村民刘永利笑着说,“他们有时还主动给我们带饭,就盼着我们早点摘完。”这份忙碌,成了戴家村人甜蜜生活的真实写照。

  政策支撑筑“产业路”

  如今,戴家村拥有果园90多亩,其中酥梨70多亩,其余种植葡萄和三色李。从昔日的“葡萄海洋”到如今的酥梨挑大梁、三色李增色,戴家村的水果产业之路越走越宽广。

  近年来,萌水镇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大力推广水果种植,品牌效应日益凸显。戴家村的文昌酥梨,连同镇里的葡萄、文昌金小米、文昌红桃等特色农产品,正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萌水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政研产销一体化战略合作,与淄博商厦、市供销社开展供销合作,通过短视频带货、社区团购、国企帮扶等方式助力农产品销售,半沙地上的“林果村”,也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中。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