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活力中国调研行·河北篇丨煤炭大港有了“智慧大脑”

2025-07-07 15:59   河北日报

  一艘5万吨级的运煤船完成装载需要多长时间?在黄骅港煤炭港区,最快只需16个小时。

  列车往来、巨轮穿梭。渤海湾穹顶处,每天60余万吨煤炭在这里中转。这座国内最大的煤炭下水港,凭借“智慧大脑”,成为全国效率最高的煤炭港口。

  2023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黄骅港煤炭港区码头,了解河北省港口整合发展和黄骅港生产经营、发展规划等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黄骅港作为我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重要枢纽港口,要加强港口能力建设,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打造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港。

  7月4日,正值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关键期,黄骅港煤炭港区码头更加繁忙。

  “大车向东。”手持移动终端,国能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装船指导员罗金恒登上“协海之韵”号货轮,查看煤炭装船情况后,向装船机发出语音指令。

  接到指令后,装船机实时响应,向东移动,臂架自动向下对准舱口,煤炭瞬间倾泻而下。整个过程,罗金恒只需通过语音,就能实现对装船机的自动化控制。

  装船机很听话,背后是“智慧大脑”在显效。

  码头2公里外,国能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指挥中心,值班主任杜玉鹏紧盯大屏,生产运营指挥系统显示,17个泊位全部满泊,锚地还有70多艘货轮静待入港。

  让万吨货轮快进快出,是一场与时间的竞速,更是一场智慧的较量。

  7月3日,黄骅港煤炭港区一派繁忙景象。 河北日报记者 张 昊摄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