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射病”危险警告!这份酷暑“保命”指南速戳
2025-07-08 09:40 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7月4日消息(记者 郭彦伟 实习记者 熊峻渝)近日,浙江高速路上发生惊险一幕,两名乘客突发热射病,司机紧急破窗施救,所幸及时得以转危为安。今年以来的最强高温过程正影响我国,多地或将遭遇同期罕见高温,“热得要命”可不是开玩笑。什么是热射病?又该如何科学防治?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航天城院区急诊应急中心副主任孙蓉给出了答案。
热射病属重症中暑
孙蓉介绍,临床上根据发病过程及轻重程度,可将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而热射病属重症中暑。
根据医学解释,热射病是由于暴露于热环境或剧烈运动所致的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以核心温度升高大于40℃和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为特征,如精神状态改变、抽搐或昏迷,并伴有多器官损害的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
哪些人群易患热射病?
热射病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并伴有高湿的天气,人体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无风的环境中,会导致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使体内热量大量蓄积,从而引发多脏器功能紊乱。
孙蓉告诉记者,根据发病原因和易感人群的不同,热射病分为劳力型热射病和经典型热射病:
·经典型热射病
经典型热射病的致热源主要来自外部环境(如热浪),易发人群为年老、年幼、体弱和有慢性疾病的患者,“一般为逐渐起病”。前驱症状不易发现,1到2天后症状加重,出现神志模糊、谵妄、昏迷等,或有大小便失禁,体温高,可达40~42℃,可有心衰、肾衰等表现。
·劳力型热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