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药品、保健品选购指南
2025-07-08 09:58 山东药品监管
(一)专家义诊免费诱饵
套路:在社区、公园、菜场附近或通过电话,以“免费体检”“健康讲座”为名,用简易仪器检测后夸大病情,宣称只有他们的“特效药”“神奇保健品”能治。
拆招:不轻信街头“专家”,身体不适务必到正规医院就诊。免费项目常是高价陷阱的开端!
(二)“亲情攻势”温情洗脑
套路:推销员常上门或电话“关心”,叔叔阿姨叫得亲热,陪聊解闷,甚至送点小礼品,取得信任后推销高价无效产品。
拆招:保持清醒,真正的亲情不是靠推销维系。多与子女、老邻居交流,遇事商量。突然的“热情”背后往往藏着算计。
(三)“健康讲座”会场营销
套路:组织老年人参加“健康讲座”“感恩答谢会”,播放煽情视频,请“专家”或“治愈患者”现身说法,制造抢购氛围,诱导当场高价购买。
拆招:警惕以赠送鸡蛋、面条等吸引参会的活动。会场封闭环境易被洗脑,尽量不参加,或坚决做到“只领礼品不掏钱”!
(四)“高科技”“祖传秘方”虚假包装
套路:宣称产品是“最新纳米技术”“量子科技”“航天员专用”“宫廷秘方”“包治百病”,或虚构“权威机构认证”。
拆招:药品、保健品不能声称治疗疾病!警惕“包治百病”“绝对有效”等绝对化用语。可登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https://www.nmpa.gov.cn)查询产品真伪和批准信息。
(五)“免费旅游”强制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