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全国沿海盐碱地首例“太空芦竹”,在黄河三角洲“过”得怎么样?

2025-07-08 12:41   大众新闻

  惊喜在坚持中到来。“一年多试验记录显示,太空芦竹首年株高就蹿升至3米,不仅成功挺过首个寒冬,成活率更是达到100%!”王玮云欣喜地说,“进入第二年生长期,‘分蘖大军’已超40个,群落覆盖度高达90%。”连绵的绿色覆盖层,如同给大地盖上了“生态毯”,有效减少了地表裸露,抑制了盐分随日晒上涌的“毛细通道”,打破了盐分年复一年累积的恶性循环。更令人振奋的是,太空芦竹庞大的地下根系如同“天然松土机”,显著降低了土壤容重,增加了孔隙,让土壤变得疏松透气、保水保肥,有机质含量也随之提升,盐碱地正悄然发生着良性的蜕变。

  意外之喜来自“食客”的肯定。研究人员发现,在重度盐碱区,太空芦竹春季新生的分蘖株,蛋白质含量竟高达20.2g/100g。“今年春天,黄河三角洲的野兔就成了这里的‘常客’,争相啃食这些鲜嫩的分蘖,这是对太空芦竹营养价值最直接的‘点赞’!”王玮云笑着补充道。

  太空芦竹的价值远不止于生态修复。它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生物质能源作物,拥有高产、耐贫瘠、工业性能优异等突出特点,也是水土保持的“卫士”,可以强力富集土壤中的汞、镍、铜、锌等重金属及多种有机污染物,化身“土壤净化器”。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