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如何从“当红”到“长红”?——西安微短剧产业调查

2025-07-08 15:02   陕西日报

  行业协会也在积极推动微短剧“出海”。陕西省广播电影电视协会网络短剧专业委员会与中澳国际电影节合作设立“陕西短剧展映单元”,为陕西微短剧搭建了国际展示平台。目前,郑州、青岛等地都在出台政策扶持微短剧“出海”。

  西安微短剧行业在国内领先,在微短剧“出海”方面走在前列,但也面临两方面的困扰。一是平台限制,海外平台投流价格不菲,一天要花费几百万元人民币,由于技术限制,微短剧公司只能将微短剧卖给其他公司进行海外投放。二是大部分海外微短剧是在当地拍摄,签证和拍摄时间等也受到限制。

  “希望政府部门能够大力支持,尤其是尝试搭建海外平台,同时,在政策上支持微短剧企业拍摄海外微短剧。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打造‘中国短剧好莱坞’。”李涛说。

  精品创作“各显神通”

  2024年,横店、郑州等地也在微短剧领域迅速发展。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教授阚平认为:微短剧未来的竞争核心将不再是“快”,而是“好”。

  从入选“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第五批推荐剧目,到登上法国秋季戛纳电视节的“中国联合展台”,今年,微短剧《老盔有了新主人》为韩城与传统戏剧文化赚足了眼球。

  为积极响应国家广电总局“微短剧+”行动计划,去年以来,陕西省广播电视局启动“跟着微短剧来学法”“跟着微短剧来科普”“微短剧里看非遗”“跟着微短剧看黄河”“跟着微短剧游文博”等八大创作计划,在细分领域制作具有引领作用和创新价值的重点微短剧,打造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质作品。

  精品创作永远在路上。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