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跨越千年水脉 激荡文明新声——写在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水文化论坛召开之际

2025-07-09 10:31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

  近代以来,山东治水在传承中革新。民国时期,黄河水利委员会在山东设立水文站,开启科学治水先河;新中国成立后,山东掀起大规模水利建设高潮:导沭整沂工程打响“千里治淮第一仗”,位山灌区跻身黄河下游最大引黄灌区,峡山水库以“横亘潍河”之势成为全省最大水库……一批批水利工程拔地而起,既改写了流域水患频发的旧貌,更为山东农业发展与水资源调控奠定了坚实基础。

  追溯历史,从大禹到白英,从管仲到王景,从宋礼到靳辅,齐鲁大地治水名人辈出,他们的治水智慧与担当精神,镌刻于水利工程与历史文献,为当代水文化研究提供了鲜活的历史范本。

  五千年栉风沐雨,五千年负重前行,在历史长河中连缀成一幅恢宏壮阔的治水图景,于锦绣山川间镌刻出深沉厚重的文明印记,更为新时代治水兴水提供了跨越时空的历史镜鉴。

  山东治水历史绵延悠久,治水名人辈出,遗产遗迹众多,为我们后人留下了丰厚的水文化宝贵财富。以尼山为舟,山东水文化即将驶向世界文明交融共生的浩瀚海洋。

  水韵新章:时代脉动下的山东智慧

  当古老的治水智慧遇见新时代的发展浪潮,山东敢为人先、敢闯敢干,以走在前、挑大梁的魄力和担当掀起治水兴水的崭新篇章。

  进入新时代,山东锚定保障水安全、保护水生态、发展水经济、改善水民生“四水统筹”总体目标,坚持系统思维和全局视野,治水安邦、兴水利民,由水利大省迈向水利强省的步伐愈发坚定不移、铿锵有力。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