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济宁:文化赋能绘就国际对话新图景

2025-07-09 15:07   大众日报

  论坛议题从早期的“和而不同”文化探讨,逐步拓展到生态危机、数字伦理等现实挑战。今年,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为主题,首次将费孝通先生的理论命题纳入文明对话框架。正如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院长王学典所言:“‘成人之美’是更高境界——承认对方的优势,文明互鉴才有可能。”这种理念,已转化为济宁的务实行动:在日韩设立文旅推广中心,借2025年大阪世博会举办“孔子家乡·你好济宁”推介;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合办孔子文化周,让“和合”理念融入跨国合作。

  本土与国际的双向奔赴,更显生动。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上,300余名中外嘉宾以“科技赋能文明”为题,在AI应用与传统智慧的碰撞中寻找共识;印尼巴厘岛的和谐世界文明论坛上,各国学者以“和合”理念解构“丛林法则”,为全球治理提供东方智慧。从“请进来”举办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到“走出去”开展友城文博巡展,济宁正构建起“节会为核、友城为网、数字为桥”的立体交流格局,让文明互鉴从理念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合作成果。

  从“两创”实践到治理革新:

  文化赋能的时代启示

  在济宁各乡村社区的“和为贵”调解室里,“六尺巷”的故事可以很快压住两团“火气”、以“礼之用、和为贵”的方式方法让矛盾双方重归于好、握手言和。这种“以德教人、德法融合”的治理智慧,源自济宁将儒家文化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近年来,济宁以“八个融入”破题文化“两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滋养社会进步的“源头活水”。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