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以科技创新为笔,书写可持续发展新篇章
2025-07-10 14:57 海报新闻
向“新”而行,以“质”致远,如今的枣庄正释放创新活力,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热潮涌动。
机遇与挑战:资源型城市的绿色转身
滕州市西岗镇光伏产业园,这里采用“林光互补”模式,上层光伏板发电,下层种植耐阴作物,年发电量达1.2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3.6万吨。而它的前身却是曾经的采煤塌陷区。这种“板上发电、板下生金”的立体发展模式,正在枣庄全域推广,让废弃矿坑成为绿色能源基地。
2009年,当“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标签贴上这座百年煤城时,枣庄便开启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而随着成为山东唯一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城市内生动力与国创区政策形成双引擎,在产业结构重塑中演绎着“6+3”现代产业体系的协同蝶变。
在“6+3”现代产业体系的强力支撑下,枣庄的产业结构正经历着深层次变革。高端装备产业展现强劲韧性,2023年整体营收突破293亿元,其中数控机床产业集群营收同比增长29.85%,器械装备产业集群增长14.6%,腾达科技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并入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威达重工、鑫金山等龙头企业作为省“头雁领航”支柱型雁阵集群核心成员,引领着高端装备产业向精密化、智能化迈进。
高端化工产业则在绿色转型中抢占先机,总投资125亿元的联泓格润新能源材料和生物可降解材料一体化项目正如火如荼,其30万吨/年环氧丙烷装置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年可捕集二氧化碳20万吨,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超 110亿元;滕州绿灵生物的氰系列产品实现国产替代,脱硝率高达95%,为工业废气治理提供了高效的“枣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