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枣庄:以科技创新为笔,书写可持续发展新篇章

2025-07-10 14:57   海报新闻

  通过枣庄首创的“生态银行”模式,将碎片化生态资源收储开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矿山修复。通过国创区政策,枣庄完成全国首宗农地入市交易,土地增值收益反哺乡村振兴,使村集体收入年均增长22%。

  大力支持矿山修复技术研发,在岩质边坡修复中采用松木桩—石笼网组合式植生挡土墙等创新技术,大大缩短了生态恢复周期。显而易见,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为国创区建设提供了强劲动能,而枣庄也以国创区为支点,构建起了全要素科技创新生态。

  近年来,依托枣庄市人才引进政策,枣庄与山东农业大学共建数字农业实验室,引入30余名博士研发AI种植模型。通过国创区支持,峄城区建成省级智慧农业示范区,带动全区农业增加值增长15%。支持区块链溯源系统开发,使农产品溢价能力提升30%。通过枣庄市产学研平台,园区与江南大学合作研发速冻保鲜技术,延长产业链至深加工环节。

  从科技到产业,成果转化是将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动力的重要和必然途径。对于枣庄国创区建设发展而言,如何提升科技创新投入效能和成果转化效率,将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枣庄市以国创区为纽带,构建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成果转化体系。

  聚焦“6+3”现代产业体系,2024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50.84%,各类孵化平台累计孵化企业2000余家,其中科技型企业850家,引进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00余人,实现科技成果转化800余项,授权专利1300余项。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