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解密“新质”潍柴

2025-07-11 09:30   经济日报

  在数字化产线上,不同种类的机械臂正快速、精准地作业;AGV搬运机器人载着零部件在激光导航下无声穿梭;智能质检系统以每秒千次的速度扫描精密部件……这里每90秒就有一台高端发动机下线,“黑灯工厂”模式已实现关键工序全自动化。

2025年3月,潍柴烟台产业园首台电池产品下线

  在潍柴全新一代发动机数字化产业园,工厂加工实现全自动化、装配自动化率80%,零部件物流配送完全自动化,关键过程全部在线检测。在潍柴的智能工厂里,可实现多条生产线多品种混流生产,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细节都有清晰的信息记录,产线可根据生产的产品型号,自动更换工艺设备和工艺参数。

  4年前,潍柴的工业机器人密度为每万名工人390台,现在已达到原来的4倍。正是全面实现了柔性化、敏捷化、绿色化、智能化生产,使其在这半年之内2次成功入选国家智能制造名单。这既是对潍柴集团现有智造能力的认可,也是对其未来发展的期许。

  鲜为人知的是,潍柴集团数智化转型早在20多年前就已率先布局——从‌信息化筑基到‌数字化升级,再到如今的‌数智化跃迁……潍柴的数智化变革之路,堪称中国高端装备智造的进化缩影。

  潍柴集团这一变革不仅是局部的改良,还是一场覆盖“研—产—供—销—服”全链条的战略级革新。

  在内部,企业专门成立了由“一把手”挂帅的数智化转型推进委员会,构建“战略解码—架构设计—项目落地”三层递进机制。顶层设计与全员参与的强力推进,使数智化基因深深融入企业血脉。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