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新质”潍柴
2025-07-11 09:30 经济日报
数智化的深度渗透,在潍柴集团催生出“滚雪球”效应:在生产领域,园区设备综合效率达82%,园区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每年降低8%;在供应链领域,园区融合物联网和AI技术实现与超1000家产业链伙伴的在线协同,库存周转率提升40%;在销售服务领域,车联网实时监测160万台在途车辆,故障预警率达85%。潍柴集团实现的不只是生产装备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而是延展至整个企业的运营过程。
潍柴首台甲醇矿用挖掘机动力交付新疆当地大客户
如今,数智化不仅仅是企业的一个纸面战略、愿景规划,而是全面渗透到企业运营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时刻驱动着潍柴集团“新质化”蝶变。
能源之变:新能源全面布局加速崛起
当下,潍柴集团所处的商用车领域热门的当属新能源市场。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4年,新能源商用车国内销量53.2万辆,同比增长28.9%。2025年1至5月,这一市场增速加速攀升,累计零售销量28.33万辆,同比增长55.37%,其中纯电动车型占比96.52%。
如果说数智化变革,更多的是企业设备、技术与产品的升级,而向新能源转型,对于传统车企来说,则需要一场深刻的产业革命,尤其是部分核心零部件,更是一场彻底的颠覆。
潍柴新能源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2010年潍柴成立新能源技术中心,成为国内率先布局新能源的企业。潍柴集团选择了多路布局、多头并进的策略,在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3大技术方向全面布局,进行技术和人才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