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左氧氟沙星可致跟腱断裂?用药注意事项请收好
2025-07-11 09:48 科普中国
有研究显示,左氧氟沙星引起的肌腱损伤,可能在用药后的几小时内就出现,也可能在停药后长达6个月才发生。但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出现在用药后的2周以内。因此,在使用左氧氟沙星期间及停药后的一段时间内,患者都需要保持警惕,不妨暂时避免日常活动之外的运动,尤其是对抗激烈的运动会给下肢带来巨大负担。
正确看待药物的罕见不良反应
服用任何药物,都有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这是药物食用过程中需要面对的客观事实。我们既不能因为害怕罕见的不良反应而因噎废食,拒绝必要的治疗,也不能对药物的潜在风险掉以轻心。
对于左氧氟沙星导致跟腱断裂的风险,正如前文所述,这是一种罕见的不良反应,绝大多数患者在规范使用左氧氟沙星的情况下是安全的。我们不应因为个别案例而对这种药物产生过度的恐惧,甚至在需要时拒绝使用。
微博中网友的建议相信是来自于药品说明书上的警示信息,但如果把局部短期用药的眼药水,也算在内,认为只要是使用左氧氟沙星相关剂型的药物,就一定会引发肌腱损伤甚至是断裂的问题,那就是对于药物罕见不良反应的夸大。一般说来,口服和注射,大剂量和长时间给药的情况下,左氧氟沙星服用者才可能会有肌腱损伤的风险,局部用药的左氧氟沙星,例如滴眼液,滴耳液等,其吸收率和吸收量几乎可以忽略,引发重大毒副作用的风险极低。
对于高风险人群来说,想要降低使用左氧氟沙星带来的肌腱损伤风险,可以参考以下3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