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世界遗产再+1 跟随镜头实地探访西夏陵
2025-07-12 06:32 央视新闻客户端
帝陵所有的墓室均已在历史时期遭毁灭性破坏,目前仅对6号陵的地下部分进行了正式的考古发掘。采集和出土了大量建筑构件,以绿釉琉璃鸱吻、脊兽和雕龙望柱最具代表性;随葬品中以金、银制的马具、饰物等,最为精美。
3号陵是9座帝陵中目前地面遗存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座。地面部分基本呈中轴线对称分布,有明显围合而成的陵城。陵城南侧向外延伸形成一个月城,月城南墙中部开辟门户,并建有门阙。月城内设有神道和石像生,这些石刻动物仿佛是守护帝王长眠的忠诚卫士。在月城前方,还精心布置了阙台、碑亭等建筑。整个陵域的最外围,四角矗立着四座庄严的角台,勾勒出帝陵的宏大轮廓。
经过近千年风雨,如今这些帝陵的地面建筑主要保存下来的是夯土结构部分。其中,1号至6号陵的陵园格局和建筑遗址保存最为完好,地面遗存清晰可辨;7号陵仍保留着近半数的地面建筑遗址;而8号陵和9号陵则以陵塔的形式延续至今,见证着时光流转。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名誉所长 陈同滨:我们把人工遗存分布区的范围划为了遗产区,相当于纳入了中国文物法保护下的保护范围,进行实时管理。周边的贺兰山,还有周边相关的一些戈壁的地貌,再加上城市发展方向过来的一定距离内,我们都划成了缓冲区。这样既保护历史环境要素——贺兰山的戈壁滩,也控制住城市发展对遗产带来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