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学诞生百年,我国正迎来加速突破
2025-07-12 15:44 新华社
量子计算被认为可能是下一代信息革命的关键技术,量子计算优越性是量子计算具备应用价值的前提条件。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范桁指出,我国的量子科技正在从实验室阶段的基础研究向大规模、可实用的示范应用场景加速过渡,量子计算的潜在算力优势受到金融、航空航天、制药等行业的重视。
近日,由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研制的超导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正式交付使用。这一服务于“祖冲之三号”的核心设备,将为我国后续研发更大规模可纠错超导量子计算机打下坚实基础。
“只有实现量子优越性,量子计算机才能成为‘超强大脑’。”安徽省量子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科大国盾研发总监唐世彪介绍,科大国盾目前正在不断进行技术攻关,完善自主可控的量子计算产业生态。
量子通信:迈向产业化应用推广
今年以来,我国在量子直接通信技术上连续取得突破:刷新百公里量子直接通信速率纪录、成功构建300公里全连接量子直接通信网络、完成模块级量子直接通信设备搭载火箭的发射与回收验收。
清华大学教授、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龙桂鲁介绍,作为量子通信领域的重要分支,今年以来的几项重要成果标志着量子直接通信向实用化、网络化、空天化发展迈出关键一步。
在量子密钥分发技术上,今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国内外多个科研团队合作,在中非相隔12900多公里的距离上通过卫星完成对图像数据“一次一密”加密和传输。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这一成果,审稿人称赞其为“向长距离安全量子通信的现实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