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土建筑却能历经近千年而不倒,西夏陵的“秘籍”是什么?
2025-07-12 17:13 央视新闻客户端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副所长 刘剑:这些黄土都是从外面运过来,而且这些土质特别结实,经过了1000年还都保留得非常完好,所以这个土也是经过精心选择的。
考古发现,三号陵陵塔夯土瓷实,经过分析还加入了白石灰,加之北方雨水少,植物也很难有存活空间。同时,西夏陵和敦煌研究院共同就土遗址的保护进行了长达十几年的研究,目前也已经研发了新材料新技术应用于西夏陵土遗址保护项目。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副所长 刘剑:用高摩数的硅酸盐,渗透到土遗址的结构当中,增强它内在结构的应力,原来可能有空隙,但是我们通过填充材料,可以使里面的空隙变得更加的密实,这样对于风化,抵抗力会更强。
西夏陵延续近千年的防洪秘籍
虽然西夏陵地处干旱少雨的荒漠地带,但每年也还是会有少量降雨,贺兰山上植被稀少,集中降水汇集冲刷地面的威力也不能小觑,在西夏陵的考古发掘工作中,考古人员发现西夏陵不仅以其宏伟的帝陵建筑令人叹服,其精心设计的防洪系统更是古代工程智慧的生动体现。至今仍然守护着陵园内的遗迹。
9座帝陵及其陪葬墓被巧妙地安置在山间冲沟自然分隔形成的平坦高地上,形成了错落有致的组群。从选址这一环节就提前考虑到防洪排涝,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