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土建筑却能历经近千年而不倒,西夏陵的“秘籍”是什么?
2025-07-12 17:13 央视新闻客户端
同时,除了帝陵和陪葬墓的外城,本身具有一定的防洪能力外,还专门修建了32处防洪工程遗址,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防护网络。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名誉所长 陈同滨:这是西夏陵特有的,因为它是在一个洪冲积扇上,所以一过性的洪冲积会特别厉害,古人在一些冲刷厉害的地方,专门做了一些防洪设施,过去没引起我们的注意,到这次西夏陵申遗的时候,我们发现防洪是一个保护上的重大问题,那么古人对它相关的措施也应该是列为我们一个特别关注的方面。
这些防洪工程是西夏陵持续营建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为防洪墙和排洪沟两大类型。防洪墙通常建造在地势较高、水流较为湍急的区域,采用石块堆砌的方式构建,内部填充黄土增强稳固性,有效阻挡和分流山洪的冲击力。排洪沟则是直接在地面开挖而成,形成有序的排水通道,并根据地形走势合理布局,及时疏导雨水和山洪,将水流引向远离陵墓的安全区域。
这套防洪系统工程遗址与帝陵建筑共同构成了西夏陵的完整面貌,是研究古代水利工程和防灾技术的珍贵实物资料。
时至今日,这些防洪设施依然清晰可辨,默默诉说着千年前西夏工匠的智慧与匠心,也为现代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