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力量!集团财务公司创新金融模式,为中小微企业插上“翅膀”
2025-07-15 09:14 经济日报
图为青岛港自动化码头。(资料图片)
在当前经济复苏与产业转型并行的背景下,中小微企业作为推动中国经济活力与创新力的重要组成,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严峻。相比传统金融机构,集团企业财务公司凭借贴近产业、嵌入场景、信息对称等独特优势,正逐步成为集团企业支持中小微企业、畅通产业链资金循环的重要金融抓手。
记者近期走访了海尔、海信、山东港口等多家大型企业集团旗下财务公司,发现它们在服务集团主业的同时,通过创新金融工具和服务模式,将金融资源精准输送至产业链末端,为中小微企业注入“活水”。
靠前服务为企降本纾困
“传统银行服务链条长、授信标准高、审批周期慢,中小微企业往往在最需要资金时得不到及时响应。”海尔财务公司相关负责人坦言。而作为“产业中最懂金融、金融中最懂产业”的集团内部金融平台,财务公司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雨后初霁,青岛胶州湾海天一色。记者一行驱车抵达位于胶州的海尔多联机互联工厂,走近厂区,只见一对身着短裤的“海尔兄弟”人偶立于门前,热情地向远道而来的访客挥手致意;步入厂区,高大敞亮的厂房内机器轰鸣、井然有序,一派繁忙景象。据介绍,该工厂自动化率已达60%,核心部件实现100%自主制造,具备快速响应个性化定制需求的能力。生产线上广泛应用AI视觉质检、氦检声学检测等技术,确保每台设备出厂即达最优能效标准,从源头保障产品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