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成“隐私刺客”过度收集信息 应该怎么防?
2025-07-16 14:12 央视新闻
在当今移动互联网时代,App和小程序已经深入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扫码点餐、便捷支付、酒店预订还是在线医疗服务等等,它们无处不在。然而,在享受这些便利的同时,您是否注意到,每当启动一款新的App或小程序时,它们常常请求访问您的相机、通讯录、身份信息乃至位置信息?这些权限请求真的都是必要的吗?
近日,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民生消费领域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专项整治,覆盖全市5万多家经营主体的App和小程序,在随机抽查的197款应用程序中竟然发现了多达388项问题。
这些问题应用程序都有哪些?
是否正在被我们使用?
我们的个人信息是否正被非法收集?
一旦被收集,这些信息又将流向何方?
面对潜在风险,如何识别并防范?
权限泛滥 权限与功能脱节
记者在北京街头随机采访时发现,许多人对于应用程序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都存在着不少疑问和担心。
为了更好地保护广大群众的个人信息安全,今年2月以来,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民生消费领域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专项整治,在随机抽取的197款应用程序中,发现了多达388项与个人信息安全相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