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绝不会拿用户练手!小米消费级车载芯片再陷争议

2025-07-18 08:47   大众网

  从吐鲁番60℃的炽热沙丘,到根河-40℃的极寒冻土,那些深藏于车体内部的芯片仍在默默坚守。它们不需要炫目的跑分数据,不追求华丽的营销话术,只在每一次转向、每一脚制动时兑现每一次安全守护。

  传统车企与新势力如今在车规芯片上逐渐趋同的选择,印证了产业发展的必然规律。然而,小米汽车在智能座舱核心芯片上选用消费级方案的做法,依然引发了业内的深度忧虑。被采访的专家指出,即便采取了散热强化和主板级认证,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消费级芯片晶体管级设计对高温、长期老化的先天不足。“将尚未经历完整车规验证周期(通常需3-5年)的消费芯片投入量产,本质上是将早期用户置于长期可靠性风险之中, 牺牲核心安全冗余换取短期性价比优势,这与'敬畏生命' 的行业准则是背道而驰的,“ 被采访的专家如是评价。

  

责编:王 熠
审签:周传金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