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泰安市人大常委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推进高质量立法 小建议入法 大民主生辉

2025-07-18 09:19   望岳新闻

  当退休教师的“民生小建议”转化为法规中的刚性条款,当专业智库碰撞基层民意,当“小快灵”立法遇上数智云平台……如今在泰安,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注脚始终在书写。

  自2015年8月获得地方立法权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小切口”“接地气”“重实效”立法,共制定地方性法规18部,修改2部,涵盖历史文化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基层社会治理、城乡建设与管理等领域,构建起泰安高质量发展的法治屏障。

  立法网络里的民生答卷

  “没想到我提出的关于‘宠物粪便清理’的建议被写进了法规。”在泰山区岱庙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退休教师王建国的感慨道出了参与立法的获得感。《泰安市养犬管理条例》制定初期,基层联系点通过入户走访、线上征集等方式,收集到300余条来自养犬户、社区工作者、宠物医院等群体的建议。经过逐条梳理研判,“划定特定区域遛狗时段”“明确粪便清理责任”等30余条建议最终写入法规,既化解了“养犬自由”与“公共利益”的矛盾,更让法规条款充满生活气息。

  为让立法过程充分吸纳民智、汇聚民意,市人大常委会创新构建“1+3+13”立体化立法联系网络,即1个立法研究中心统筹协调、3个服务基地提供支撑、13个基层联系点全覆盖,形成了“自上而下统筹指导、自下而上民意汇聚”的立法通道。通过该网络累计采集“民间立法建议”1800余条,200余条“金点子”被写进法规,实现了立法大门始终向群众敞开。

  “双智库”最强大脑外援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