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观察丨“内驱筑基 外驱赋能”,看山东科协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双轮引擎”
2025-07-18 18:38 海报新闻
“2019年,我们通过山东科协引进山东建筑大学景财年教授团队,成功解决了大型轴类(轴带发电机轴)锻件晶粒粗大和混晶问题。2020年,通过山东省工程师协会引进翟同广教授,成功解决了重型军民两用齿轮钢带状组织超标问题。2022年,引进刘剑辉博士,解决了大型远洋船舶动力系统传动轴机械性能波动问题。2024年,2025年……”
作为企业的的研发部经理,常福华不仅对企业这些年来攻克的技术难题如数家珍,更对众多专家学者和各级科协组织的帮助历历在目。常福华说:“企业在产品迭代、结构调整过程中,各级科协、学会和高校院所在人才培养、高端人才引进、研发平台建设、技术质量攻坚等方面给予山东宝鼎重工强力支撑。”
记者了解到,2023年以来,山东省科协已组织开展63项系列活动,45名院士、700余位专家、600余家企业参加,征集企业需求230余项,推介科技创新项目177项,有效搭建起连接科技界与企业界的平台。去年以来,争取24家全国学会科技服务团服务山东、促成成果26项,省级学会牵头搭建30个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与地方企业共建服务站87个。
双驱协同:“需求齿”与“资源齿”精准对接
以德州市为例,作为全省唯一列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城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两大战略在此交汇,被国家赋予“一区四基地”功能定位,其中一个重要定位就是“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德州还在北京中科院设立了德州(北京)协同创新中心,在德州建立了京津冀创新转化(德州)中心。战略实施以来,已有39家央企、150多家知名企业在德州落户,形成“研发在京津、转化在德州”协同创新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