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伤口=低风险?3个症状提示破伤风梭菌感染
2025-07-21 14:40 大众网
大众网记者 辛明芮 济南报道
近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中心主任王培戈就破伤风相关知识进行了解读,旨在让公众更清晰地认识这一疾病,掌握正确的应对方法。
王培戈主任介绍,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通过伤口感染,产生外毒素引起的急性致死性感染性疾病,其特征为骨骼肌强直性收缩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值得注意的是,破伤风并非传染性疾病,而是可预防的疾病。
从全球范围来看,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显示,得益于疫苗接种的普及,破伤风的发病率有所下降。目前全球年发病约 100 万例,死亡率在 30%~50% 之间,其中 95% 的病例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在我国,农村及外伤高发地区的破伤风发病率相对较高。
关于破伤风的发病过程,王主任指出,破伤风梭菌通过创口进入伤口后,通常会有 3 天 - 7 天的潜伏期。发病初期,患者会出现一些轻度不适症状,如 “破伤风面容”、颌面部痉挛、张口困难等。随着病情的进展,肌肉会发生全身性强直性痉挛,表现为 “角弓反张”,还可能因喉咙或声门痉挛导致气道阻塞,出现吞咽困难、呼吸肌痉挛、呼吸功能障碍等情况,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为有效应对破伤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 2019 年、2024 年先后推出了两版《非新生儿破伤风诊治规范》。王培戈主任强调,急性期治疗需采用 “五管齐下” 的策略,即外科处置、被动免疫(中和毒素)、主动免疫(启动疫苗)、对症支持以及并发症防治。在这些规范治疗的推动下,目前破伤风的死亡率和发病率正逐渐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