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认识小细胞肺癌:凶险≠无解,预防治疗有方法

2025-07-28 15:04   海报新闻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PD-L1抑制剂)的作用机制是阻断肿瘤细胞(表达PD-L1)与T细胞(表达PD-1)之间的抑制信号通路,让被抑制的T细胞恢复活性,从而杀灭癌细胞。”免疫治疗突破了传统方案的局限,为无论局限期还是广泛期的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全新的希望,也正逐渐成为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的新标准。

  MDT诊疗,助力患者守护生命希望

  无论是广泛期还是局限期的小细胞肺癌,因其恶性程度高、诊断和治疗复杂,针对其诊疗往往需要肿瘤内科、放疗科、外科乃至影像科、病理科等多个科室的参与。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整体治疗策略并实施规范化治疗,对于提升生存获益至关重要。

  朱慧教授介绍,2020年发布的《肺癌多学科团队诊疗中国专家共识》明确指出,多学科会诊(MDT)诊疗模式适用于小细胞肺癌患者,强烈建议小细胞肺癌患者进入MDT 诊疗。

  MDT模式下,多学科专家共同分析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等资料,全面评估患者状况、疾病的诊断、分期、发展趋势和预后,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整体治疗策略,并可适时调整。

  MDT打破了传统单科诊疗的局限性,强调从患者的整体出发,综合考虑疾病各方面,推动诊疗理念从“以病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通过整合各学科优势,为患者提供更全面、个性化的治疗策略,实现疗效最大化。

  “山东省肿瘤医院推行MDT已进入第6年,数据对比显示,MDT对患者的生存和预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约7%的患者经过MDT讨论后改变了分期和治疗策略,有效避免了单一科室决策可能出现的偏差。”朱慧教授表示。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