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任海涛:共享“好房子”建设经验,托稳群众“安居梦”
2025-08-05 14:31 《中国经济周刊》
住房问题既是民生工程,更是发展课题。为加大“好房子”工作推动力度,住房城乡建设部于近日印发《“好房子” 建设经验做法(第一批)》,涵盖了出台推动政策、加强技术支撑、打造示范样板、强化科技赋能、优化物业服务和健全产业体系等6方面内容。
山东有5项做法入选并获全国推广,成为地方实践的重要样本。翻看山东的“好房子”标准,从规划、设计、建造、交付、运维全过程考虑,聚焦安全、舒适、绿色、智慧要求,细化112条新规定,针对居住区风貌、空间配置、质量控制、适老化服务、智慧化运维等关键要素为“好房子”清晰画像,重构住宅建设体系,推动住房供给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跨越,用创新回应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好房子” 建设如何兼顾品质与成本?在刺激需求方面有哪些实招?面对不同城市住房需求差异如何做?本刊记者专访了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任海涛。

《中国经济周刊》:山东省《好房子建设标准指引》中,明确层高不低于3米、车位尺寸不小于2.5m(宽)×5.3m(长)、绿色建材应用比例>50%等指标,这些量化指标是如何出炉的?
任海涛:这些量化指标,是立足本地实际,依据国家和省内有关规范,经过科学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后确定的,体现了多维度的综合考量。其中,“智慧运维”和“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等理念纳入《指引》,标志着山东省的“好房子”建设从传统“重建造轻服务”向“全周期品质管控”的范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