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灾“叫应”,打通守护生命安全的“最后一公里”
2025-08-06 14:46 河北日报
“叫应”机制迅速启动。仅仅3分钟后,这一预警信息已传遍马营子各村责任人。闻令而动,他们迅速到岗就位,组织人员转移,开始抢险救援。
该乡南大庙自然村地势较低,眼看暴涨的河水就要漫堤进村。危急时刻,包村乡干部周士杰和驻村干部尚勇久带领几名党员,挨家挨户敲门,组织村民向地势较高的南大庙火车站转移。
“什么都别拿了!快往火车站跑!”洪水迅猛上涨,车辆已无法通行。周士杰等人分成两组,从村两头开始,顶着如注暴雨,逐户拍门疾呼。走出家门的村民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向火车站转移。当队伍经过村部时,洪水已经漫入了院内。
21时,南大庙自然村60户169人全部安全抵达火车站!村干部第一时间向乡党委书记赵宁报了平安。
这声“平安”,弥足珍贵——21时26分,全乡断电;22时13分,通信彻底中断。那个雨夜,火车站成了守护生命的“方舟”。
有效应对——突发紧急情况果断决策,确保应转早转、应转尽转、不漏一人
“我们村共296户1200余人,其中5户18人的房子距离河道很近,每次下大雨前我们组织这5户转移至地势较高的人家。”兴隆县六道河镇北坎子村党支部书记付国辉告诉记者,7月27日晚8时许,还未降雨,村干部就按照惯例将这5户人家转移。
当日晚,付国辉一直在关注六道河镇政府微信群里的各种工作动态,特别是预警信息。时间刚过零点,雨势有所加大,他就接到了镇长齐冠宇的来电,要他们结合村里实际情况,组织村民转移。望着越来越大的雨,付国辉果断决策,迅速扩大转移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