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灾“叫应”,打通守护生命安全的“最后一公里”
2025-08-06 14:46 河北日报
村干部们随即对剩余的人家逐户分析,筛查出35户76名需转移人员。7月28日凌晨1点,付国辉通知村干部,按照此前他们演练过的转移路线,电话通知或逐户敲门,催促这些村民抓紧时间转移到避险点。最终,在暴雨强度达到峰值前,这76名村民安全转移。
落实临灾“叫应”机制,要提前规划好转移路线和避险点。
朱家沟村提前规划好了转移路线,并把村委会、地势较高的民宿和村民家设为避险点,前些日子还进行了演练。孙金生认为,这是有效应对灾情的重要因素。
据了解,通过改造村委会、学校体育馆、闲置厂房等场所,承德市建成1.6万个避险点,建立乡对乡、村对村、户对户结对帮扶机制,确保转移群众有地方住、有物资用。
落实临灾“叫应”机制,要做好“谁来叫”“何人应”工作。
易县牛岗乡台底村划分了5个片区,分别由1名村干部带领1名网格员,分成5个小组进行网格化管理。“每个片区就是一个网格,都由一名村干部负责。上级有了最新通知,我立即电话通知到村干部,再由他带着网格员逐一通知到每户村民。”村党支部书记牛全江说。
7月24日至25日,持续的强降雨侵袭台底村。这个位于深山区的小山村依河而建,其中有26户位于低洼地带,易受洪水冲击。
24日下午,牛全江接到乡干部通知:立即按照保定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第1号令要求,转移中高风险区受威胁群众。
牛全江第一时间通知村干部、网格员,以点带面,迅速将消息传递给低洼地带的村民,并组织他们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