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海雾、咖啡与樱桃谱写崂山乡村振兴的“通关秘籍”

2025-08-10 08:12   经济日报

  原以为“出圈”后就能搞旅游,带村民吃上“风景饭”,现实却兜头泼来冷水。“我们只会出海捕鱼,不会搞旅游”“转型开民宿,没钱没经验”“干农家宴,摸不准游客口味”……不同的声音让姜兆阳意识到,这是一场需要耐心与智慧的持久战。

  “跑断了腿、说干了嘴”,村干部们一边组织村民为其解读扶持政策,一边给各家画改造图纸,连背景墙用什么花色都描得清清楚楚,还请来了专业的运营公司帮着统一做规划指导。

  起初只有几户村民敢试水,可当他们的腰包眼见着鼓起来后,全村人的眼睛都亮了。到了2015年,发展旅游已成全村人的共识。

  由于青山村村口是个岔路口,想进村的游客常常会走错路。为解决这个问题,村里原打算立块普通铁牌,可姜兆阳却认为这个路标必须承载渔村灵魂。年轻时,他曾跟着舅舅在山里做古建筑修复。在他的提议下,青山村村口立起了一座融合了云柱擎天、二龙戏珠、双狮护卫等传统元素的标志性石牌坊。这座牌坊建成后迅速走红,成了青山村的一张“新名片”。

  游客络绎不绝地涌入村里,姜兆阳思考:“停留在镜头里的美景,怎样才能变成村民口袋里的真金白银?”近几年,他和村党委书记姜兆节为村里争取到了不少扶持政策,利用专项资金对村里的百年民居、传统技艺、民俗文化、古遗迹等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了系统性保护和修复,青山村逐步被改造成独具特色的传统民居村落。

  这个曾经蜷缩在大山褶皱里的小村落,如今成了首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山东省记忆乡村”,村民年收入较10年前翻了两番。

  青山万斛金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