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雾、咖啡与樱桃谱写崂山乡村振兴的“通关秘籍”
2025-08-10 08:12 经济日报
“为解决这一问题,两年前,区里把狭窄山路的‘肠梗阻’、游客村民‘两相怨’的管理困局,统统打包列入整改清单。”赵占岭摆出文件,这可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而是一套有力的“组合拳”——先是“景村联动”,让景区和村落从“各管一摊”变成“共治共享”;“智慧交通”试点,AR实景导航让游客可以“云”上看路况,预约系统把车流分时段“切片”,再配上实时监测的“数据大脑”,这让曾经气喘吁吁的山路,一下子舒展开了筋骨。
“今年樱桃季,明显感觉路况变好了。”董延鹏有感而发,但让他头疼的还有另外一件事。
因为游客激增,他店里的师傅小工们个个忙得脚打后脑勺,偏偏这时候帮厨的村大嫂、村大姐们全都回家忙着摘樱桃去了。“往年一到这节骨眼,工资翻番也招不到人手。”这不只是董延鹏一家的烦恼,整个崂山都面临着季节性用工荒的难题。
现实问题远不止这一个。“村里规定,农家宴指示牌不能随意摆放,但村里路况复杂,很多顾客找不到俺家的店。”董延鹏无奈地叹气,“真希望改造时把路标指引这些问题也考虑进去。”
边熙大也有烦恼。他觉得目前崂山乡村游有明显季节性,往往樱桃季一过,游客量就骤减。
打破崂山旅游淡季旺季壁垒的关键,在于丰富业态、增加体验项目。比如,开发骑行、徒步、手作工坊等深度体验活动,延长游客停留时间;还可以打造市集、音乐节、露天电影、篝火晚会等特色项目,引导游客从“一日游”变为“多日游”。这样一来,整座崂山就可以成为四季常青的旅游目的地了。董延鹏相信,崂山的风景一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