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一线调查!瘫痪者、失明者的“救命稻草”?脑机接口门诊爆满背后的真相

2025-08-11 09:53   央视网微信公号

  除了“读脑”,据浙江大学脑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潘纲介绍,广义来看,通过电刺激、磁刺激等方式干预神经系统,如DBS(深部脑刺激)、人工耳蜗等成熟技术,同样属于脑机接口的范畴。

  今年5月,由浙江大学、浙大附属第二医院、南湖脑机交叉研究院等单位组成的侵入式脑机接口联合团队完成了国内首例“闭环脊髓神经接口”植入手术。去年7月,61岁的金大叔高坠后被确诊完全性截瘫。医生在他腰部脊椎中植入了一根脊髓刺激电极,并在其腹部植入无线可充电刺激控制器。术后第3天,金大叔即能实现弯腿、抬腿等动作控制;术后1个月,下肢运动功能显著改善,在助行器帮助下,恢复自主迈步行走。

  瘫痪患者重获行动能力、渐冻症患者恢复语言交流……这些曾经的科幻场景,似乎正在技术突破中逐渐变为现实,为截瘫、癫痫、脑出血、帕金森等神经相关疾病诊治带来新方案。

  从科研走向临床

  “前不久马斯克在演讲中提到Neualink完成了7例手术。其实在全国12家医院,我们已经完成了30例临床植入,下周还将完成最后几例。”提到很快要向国家药监局提交脑机接口医疗器械注册临床试验的结果,洪波难掩激动。

  这是全球首个植入脑机接口多中心注册临床试验,被《自然》杂志列为2025年最值得关注的科学事件之一。此前,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明确支持脑机接口技术医疗器械发展,为创新医疗设备审批开辟绿色通道。不过,洪波对于最终的临床试验审批结果也很忐忑,毕竟是第一个大规模植入脑机接口临床试验。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