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夏日的泪,润开家里的结

2025-08-14 11:15   大众网

  整个家庭像一艘失衡的船,妈妈过度焦虑,爸爸被推到对立面,孩子用“症状”维系着脆弱的平衡。看似是“孩子的问题”,实则是全家人都在各自的困境里挣扎。当家庭陷入这样的困境,或许可以试着从这几步开始改变:

  第一,妈妈先给自己“松绑”

  焦虑不是软弱,而是信号。与其硬撑“坚强”,不如承认“我现在很难受”。试试每天5分钟的“呼吸锚定法”:专注感受吸气时的清凉、呼气时的温热,把注意力从“孩子怎么办”拉回“我此刻还好吗”。稳定自己的情绪,才有余力托住孩子。

  第二,重建夫妻“同盟关系”

  别让丈夫变成“对立面”。可以试着用“我句式”表达感受:“当我看到孩子关在房间,我特别慌,不知道怎么办,你能陪我一起想想吗?”比起指责,坦诚的脆弱更能拉近距离。夫妻同心,才能成为孩子的后盾。

  第三,看见孩子的“真实需求”

  暂时放下“必须上学”的执念,先问孩子:“你心里一定很难受吧?愿意和我说说吗?”哪怕他不说,这句接纳也能让他感受到被看见。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我的感受被在乎”。必要时,陪孩子一起寻求专业心理咨询,让他知道“求助不是软弱”。

  第四,让家变回“温暖的港湾”

  刻意创造一些无压力的家庭时光:一起做顿饭、看场电影,哪怕只是坐在一起发呆。不谈学习,不聊成绩,只传递“不管怎样,我们都在一起”的安全感。家本该是休息的地方,而不是战场。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