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300分也能上“本科”?警惕社交媒体精准“钓鱼”

2025-08-18 13:37   中国青年报

  通过社交媒体检索,张嘉文了解到,自己收到的并非通过填报志愿获得的普通高等教育本科院校“录取通知书”,而是自考本科助学班的“入学通知书”,“入学”后不能进行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新生学籍电子注册,这类学习经历毕业后获得的是“非全日制”学历,与通过统招录取毕业后获得的全日制本科学历差距很大。

  同样收到某高校“入学通知书”的郭子轩(化名)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高考之后,某所高校的“学长”来学校宣传招生,表示如果分数不够可以考虑这个学校。反正也不影响填志愿,我就先把自己的个人信息、住址、身份证号告诉对方了。”

  郭子轩的高考分数在300分出头。收到通知书,看见“全日制本科”的名号,他的入学意愿十分强烈。不过,在与家里人一起查阅相关信息和未来升学路径之后,他意识到不对劲,最终选择去了一所志愿上的公办专科学校,打算毕业后再考虑专升本。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线下宣传,线上的社交媒体也成为许多自考本科助学班“隐秘”的招生阵地。

  在小红书上,搜索“高考三百分”“在校学长”“自考本科”等关键词,会看到一些“高考二三百分,有没有搭子一起找学校?”“某某学校在读学长,欢迎感兴趣的考生来答疑解惑”等类似的评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点开这些评论的发布者主页后发现,表面上看似是考生或在校学姐的热心交流帖,实则是利用平台大数据算法推荐机制来吸引类似分数段考生用户加入讨论,以此来精准获得大量潜在的招生宣传对象。

  实际上,教育部每年在高招季前后都会发布谨防考生和家长上当受骗的预警。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