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海报时评丨“预制菜风波”过后,还给消费者“明明白白”的餐饮环境

2025-09-15 11:29   海报新闻

  在大多数消费者理解里,只要不是新鲜现做的,都算预制菜。“合规”不等于“合理”,不是所有消费者都会拿着规定去餐厅咬文嚼字。保质期18个月的烤鱼、保质期2年的羊排、西兰花......去餐厅吃饭,即已经为“新鲜”支付了溢价,如果所谓的“现炒”只是把冷冻食材加热、回锅,“预制菜”以“现做菜”的价格出售,当价格与价值不匹配,消费者就要重新打量这顿饭究竟“值不值得”。

  消费者花了钱,至少要吃得明白,正是所谓“不怕你预制,怕你不告诉我”。回归到本质,消费者其实关心的是食品是否安全、健康、美味,是否物有所值。并且,消费者对于是否是预制菜,应享有知情权和选择权。无疑,这场讨论暴露出了预制菜行业标准的模糊地带,因此标准明确、信息公开,可能是这场风波最好的解药。

  据报道,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届时,预制菜“身份”将有统一说法,餐饮门店是否使用、如何使用预制菜,也将首次纳入强制信息披露范畴。当“明示”落了地,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才真正“有法可依”。如果这场“预制菜风波”能够成为推动餐饮行业标准化、透明化的重要契机,还给消费者一个“明明白白”的餐饮消费环境,也未尝不是好事一桩。

  

责编:朱延鲁
审签:张 辛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