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让旅客付费选座?部分航空公司大比例“锁座”引质疑

2025-09-17 12:11   经济参考报

  中国民用航空局运输司、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于2021年6月发布了《中国民航“无纸化”便捷出行发展报告》,报告表明:2018年民航局着力推出了“无纸化”便捷出行项目(“自助值机”项目),以“电子登机牌”为核心的“无纸化”便捷出行开始在全行业推广应用。报告显示,2019-2020年有5.7亿人次享受到了“无纸化”便捷出行带来的方便和快捷,为旅客减少了5.8 亿小时的时间成本,为航空公司、机场节约纸张和投资成本4.3亿元,全行业有效减少碳排放8622吨,约合1597辆1.6升排量小汽车近一年的排放,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中国民用航空局官网报道,“民航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将‘无纸化’便捷出行作为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举措和实践抓手”。

  可这种便民及节省资源的初衷,后来在一些航空公司变了味。

  2015年左右,国内一些航空公司推出了“付费选座”项目,并美其名曰“个性化服务”或“细分服务层级”。自此,旅客陆续失去了同等座舱不花钱就可以公平自主选择座位的权利。

  国航官网记载,其国际航班采用现金购买“预选座位”的方式,国内航班则需里程兑换。国际航班各挡板后第一排大空间座位、紧急出口座位根据飞行公里数座位金额在200元到1200元不等;第2-5排座位、第6-10排靠窗或靠过道座位在100到600元不等;第6-10排非靠窗或靠过道座位在60到300元不等。国内航班各挡板后第一排大空间座位和紧急出口座位需要3100里程积分;第2-5排座位、第11-15排座位需要1600里程积分。

  其他航空公司的做法也大同小异。线上值机选座从“便民”变成“逐利”,“增值服务”也变成了“增值业务”。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