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望岳谈|从李振声的“创新持久战”,感悟“国之脊梁”的力量

2024-09-14 14:33   大众新闻

  30年间,有几个重要节点:1956年萌生把野草的抗病能力传递给小麦的念头;1964年夏天发现一株未被“青干”的杂交种,这个被称为“小偃55-6”的材料,是后来大面积推广的“小偃6号”的“祖父”;1970年,李振声课题组经过连续6年反复的杂交和回交,得到“小偃96”——这是“小偃6号”的“父亲”;1977年,课题组用激光对杂种进行辐照并反复繁育至第七代,得到一个特优单株——后来黄淮海地区普遍种植的“小偃6号”的原始株;1979年“小偃6号”在陕西关中小麦品种区域试验中获得佳绩,在37个试验点中的35个点获得增产,比对照品种增产30%以上;1981年,优异的表现让“小偃6号”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85年获得国家科技发明奖一等奖。此后,仅仅5年,“小偃6号”累计推广2400万亩,经济效益达2亿元,其成果转化速度之快、经济效益之显著,令人瞩目。

  30年磨一剑,单是远缘杂交就花费23年时间,真是“一粒种子的‘持久战’”,李振声的创新富有韧劲儿。

  第二,创新有基础,阅历很重要。人生阅历,有时会决定一个人的未来。李振声在遗传育种上取得的成就,与他培育牧草的工作经历很有关系。

  1951年,李振声从山东农学院毕业,时年20岁的李振声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北京遗传选种实验馆工作。李振声想做遗传育种研究,却偏偏被分到了栽培组,与各种牧草打起了交道。那时的他不会想到,正是这个当时看似与小麦育种无关的工作,让他开辟出一个小麦遗传育种的新领域。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