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望岳谈|从李振声的“创新持久战”,感悟“国之脊梁”的力量

2024-09-14 14:33   大众新闻

  创新是需要基础的,这个培育牧草的经历虽然是“无心插柳”,但让他萌生了“把野草的抗病能力传递给小麦的念头”,并最终“柳成荫”,培育出生存能力强的优质小麦。从李振声的事业成就来看,他不仅在小麦育种中用到了牧草知识,后来建设“滨海草带”也用到了牧草培育知识。

  第三,创新贴地气,坚持实践调研。李振声是“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人,他说:“在推动什么事情时,我们常说,‘手中无典型,说话没人听’。”

  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粮食生产连续徘徊不前,但人口增长迅速。为打破粮食生产的徘徊局面,李振声跑遍黄淮海地区做调研,时间紧、任务急,他和随行的专家就夜里坐车、白天调研,他们的足迹遍及河南封丘,河北栾城、南皮,山东禹城,安徽蒙城……

  一次次实地调研中,他得到了许多鲜活的典型案例。例如,封丘原来每年吃国家返销粮7000万斤,而推广中低产田治理措施后,1987年给国家贡献了1.3亿斤粮食,这让他实实在在看到了中低产田治理的潜力。在甘肃沙河洼、安徽蒙城,他看到中低产田的治理成本都得到回报,更加成竹在胸。

  李振声的调研,成为黄淮海地区大面积中低产田治理工作的先声。经过6年治理,我国粮食产量从8000亿斤增长到9000亿斤,仅黄淮海地区就增产504.8亿斤。

  第四,创新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李振声矢志不渝培育“小偃6号”,是因为小时候有挨饿的生活经历,更是被陕西杨凌农民的哭声刺痛。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