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追忆经济学家黄少安:去世前4个月还在为中国经济建言献策

2024-11-12 19:13   海报新闻

  黄少安还是“中国法经济学论坛”的发起人之一。上世纪90年代,我国立法和司法系统有不太注重效率的现象,于是,黄少安认为在我国开展法经济学研究、培养法经济学人才和普及法经济学知识十分必要。2002年的中国经济学年会期间,他偶遇浙江大学教授史晋川,二人聊到法经济学问题,一拍即合,便共同发起一年一度的“中国法经济学论坛”。

  此外,随着外语的普及,黄少安敏锐地注意到语言学习的成本和收益都跟经济学有关系,他查阅了大量语言的经济分析方面的文献后,果断决定组织力量研究语言经济学。2004年,黄少安组织成立了我国第一所专门的语言经济学研究所。除研究基础理论外,研究所直接应国家重大需要选择研究课题,例如我国以孔子学院的形式在全球推广汉语言文化的经济学分析与建议、我国语言产业战略、少数民族语言保护问题等,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语言经济学的发展和应用。

  他喜欢把学术与实际联系在一起解决问题

  和很多高校教授更重视理论研究不一样,黄少安更喜欢用理论联系实际来解决问题。黄少安的博士研究生、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副校(院)长黄凯南认为,自己的老师总是能把学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解决问题。“他做学术不单看理论数据,更重视深入调研,所以经常能解决一些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

  黄凯南曾回忆说,一次他与黄少安逛花园,走到一片中间种着花的草坪,草坪上插着牌子“勿踏草坪”,黄少安看后便摇头说,不如把带刺的花种在外面,这样更有效,这就是制度的有效性。“黄老师就是这样,能把生活与学术联系在一起。”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