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谈|孔子作为商王族后裔,为何“从周”不“从商”?
2024-12-12 15:41 大众新闻
大多数学者认为,人祭是逐渐、自然、不知不觉地退场的,但这一过程中,周代的努力不可或缺。青年学者李硕在《翦商: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一书中,将人祭风俗的消亡归因于周朝几位开创者,尤其是周公旦的努力。
作者指出,周公制定的礼仪制度,消灭了旧华夏文明及其相关记忆,打破了族群血缘壁垒,让尘世生活远离宗教和鬼神世界,不再把人类族群的差异看作神创的贵贱之别。这是华夏文明最彻底的一次自我否定与重生。因此,“殷周之变”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政权更替,更是华夏文明形成史上的里程碑式的革命。
特别能体现孔子对周公礼仪制度尊崇的,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句话:“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孔子反对商朝的残酷人殉,甚至以人形陶俑代替人殉葬也不行。从孔子这反对人殉的决绝态度中,可以看出孔子爱惜生命的主张。考古发现,在孔子生活的春秋鲁国,墓葬中殉人也非常少见,这与周公礼仪制度推广有关,孔子也肯定从中受到影响。
作为商王族后裔,孔子“从周”不“从商”,由叛逆商王族到继承周公文化礼仪制度,显示出可贵的文化自觉,可贵的文明辨别力,可贵的体恤精神,但孔子更加重要的文化贡献,是在继承周公文化礼仪制度的基础上,开创了儒家学说,树立了以“仁”为核心的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