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一边遍地开店,一边被立案调查,俄罗斯商品馆“割”完就走吗

2025-01-12 21:03   中国新闻周刊

  这还不够,大字招牌必不可少——保守一点的写着“俄罗斯商品馆”,大胆一点的则立上“俄罗斯国家馆”的名字。此外,店里还印满了“中俄互贸”、“来自俄罗斯的献礼”以及“哈拉少”(俄语хорошо的音译,意为“好”)等字样。

  “除了中国人面孔的店员之外,商店从头到脚看上去很俄罗斯。”罗伊说。

屈博洋摄

  更让罗伊信服的便是商品,走进商店,迎接你的是十余排俄罗斯巧克力,两侧墙上则是鳞次栉比的高度伏特加;再深入几步,便是中国消费者的老朋友:比如来自俄罗斯的大列巴、香肠和奶粉;旁边还穿插着各种光头饼、提拉米苏、蜂蜜和饮料。

  黑龙江北漂韩奚回忆,即便在充满“俄式风情”的黑龙江,俄罗斯商店也并非满街都是,一般要么集中在旅游景区,比如哈尔滨的中央大街或者不少城市都有的俄罗斯风情街,要么集中在边境城市,比如绥芬河、黑河等等。

  但凡出了黑龙江省,俄罗斯商店就变得极其小众。即便是在商业多元的北京,漂了将近10年的韩奚也几乎只在两个地方逛过俄罗斯商店,一个是以俄罗斯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出名的北京展览馆,园区里老莫餐厅隔壁就有俄罗斯商店,另一个则是在哈尔滨驻京办隔壁的哈尔滨绿色超市,里面有相当比例的俄罗斯商品。

  “俄罗斯商店”这种黑龙江老家文化的输出韩奚也深有体会,经常出差的她发现,不仅是北京、上海等一线大都市,省会城市、地级市甚至县城都能找到俄罗斯商店的身影。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