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送给奋斗者丨院士门诊的生命对话
2025-02-02 16:10 大众日报
每次院士门诊开启时,会诊室会有其它医生根据网上挂号顺序先了解到诊患者情况,把包括患者基本情况、过往病史、携带影像资料、诉求等汇总到“患者病情简历”上,再由医生带领患者与院士沟通。
院士门诊一瞥
“过年好呀!”随着于金明对第一位患者的拜年声,8点30分,春节期间的院士门诊诊室门准时开启。
来自哈尔滨的李想(化名)夫妇带着乳腺癌病历,跨越1500公里寻求质子治疗肿瘤的建议,“于院长是国内放射肿瘤界第一位院士。我们对质子治疗比较看好,希望治疗效果能好一些。”看完病例后,于金明朝着李想竖起大拇指,“身体恢复的不错,经济条件允许可以做质子治疗,它相比传统放疗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更小的副作用。”
在省肿瘤医院,绝望与希望往往只有一线之隔。而这条线,是无数个日夜的坚守与突破,更是对医学的追求与探究。
初四上午院士门诊患者正在问诊
一对西安来的夫妻为自家老人咨询,于金明一边举着CT片皱眉头细看,一边与身边医生交流情况。几轮讨论后,于金明和同事说:“我们不能光考虑是肺部肿瘤,是不是不排除良性结节病的可能?”
他转头用轻松的语气对问诊家属说:“咱们再做一个穿刺检查?虽说看起来像肺癌晚期,但万一不是呢?如果不是,你可要感谢大家。”家属马上站起身来双手合十,一声一声说着“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