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鲜花送给奋斗者丨院士门诊的生命对话

2025-02-02 16:10   大众日报

  门诊室内气氛瞬间轻松起来,于金明笑着说,“这就是我更愿意做医生的原因。院士是名头,医生才是本分。”

  话音未落,刚进来的问诊家属弯腰作揖说:“求求您,救救我们!”于金明三步并作两步将他扶起,连声说道:“放心,我们一起想办法!”再了解完患者情况之后,他给出了治疗方案,安慰家属:“还没治疗呢,咱们一定有办法,不要着急!”

  除了给出治疗方案、安抚患者及家属情绪之外,如何用药更有性价比,怎样能更好减少费用压力也是院士门诊时常会面临的话题,“当医生要有两副心肠——科学的冷静、人文的温热”。

  “没大问题,现在吃什么药?”陪着母亲前来看诊的刘念(化名)面对于金明的问询,她回答:“院长,在老家医生推荐一代靶向药,1500元/月,连续服用两年。我们想听听您的建议。”

  “你是职工医保还是居民医保?小王医生,算一下三代靶向药报销完多少钱。”

  “三代靶向药合着每月1000元左右,需要服用三年。”“费用差不多,你们再考虑,三代要比一代效果好。”于金明说道。

  而面对另一位独自前来看诊的年轻小伙儿,于金明提示,如果愿意可以考虑参加药物临床试验,前沿药物对治疗也有很好效果。

初四上午院士门诊患者正在问诊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当时针指向11点30分,最后一位患者推门而入……三小时门诊,40位患者,茶水纹丝未动,唯一“补给”是半杯凉透的咖啡,“患者多等一分钟都是煎熬。”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