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潘建亮:坚守最后一道防线 点亮患者生的希望

  “凡为医者,性存温雅,志必谦恭,动顺礼节,举止和柔,无自妄尊,不可矫饰。”这是潘建亮对自己的要求。因此,他所在的重症医学科虽然充满着病痛,但也有着柔和与温度。在他看来,这里的救治就是将生命挡在身前,将死亡拦在身后。

  “毫不含糊,从死神手中抢人。”

  发生在重症医学科的故事里,有生死一线的患者,有翘首以盼的家属,还有无数个像潘建亮一样的医生。他们凭着高度的责任心、敏锐的观察力和精湛的技术,不负信任与重托,一次次从死神手中抢人,为患者点亮最后一盏微光。

  让潘建亮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年冬天,24小时内病房连续收治3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一位60岁的住院患者突发心肌梗死,急救已经持续了40分钟,不间断的心肺复苏并没有使患者有所反应。一般来说,心肺复苏半个小时以后,如果还没有反应,基本可以宣布死亡,但潘建亮没有放弃。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力抢救,终于从“鬼门关”抢回了一条人命,家属们喜出望外,而他却累瘫在一边。为继续抢救病人,他一直守护在患者床前36个小时,直至患者脱离危险,才离开病房。

  “看到患者成功康复,顺利出院,虽然辛苦,内心却很有成就感。”潘建亮说,任何一次抢救,只要患者有一丝好的反应,对他们来说便是有希望的,他们也决不会轻言放弃。

▲图为潘建亮查看患者监护仪器数据。

  “使命引领,重视培养年轻医生。”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