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DeepSeek化身“老中医”开方子,靠谱吗?

2025-02-20 06:20   文汇报

  “就像侦探破案一样,DeepSeek抓住一个个零散线索,再串联起来,得出自圆其说的结论。”严烨提到,DeepSeek有个人类难以企及的“外挂”,那就是它“熟读”浩如烟海的中医文献和从古至今的经典医案,自然就能分析得头头是道,有理有据。

  在各大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网友分享自己的AI问诊经历。比如,有人向DeepSeek描述自己身体出现疲劳、乏力等细微变化,没想到AI替他拉响健康警钟,还推荐了一服中药茶饮方;还有人晒出自己在中医线下门诊拿到的药方,再和DeepSeek给出的药方“对答案”,发现两者间重合度不低,分析思路也类似。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与中医基本观念不符

  那么,AI药方的可信度究竟有多少?手机上的“移动中医”真的可以替代人类医生吗?

  “把DeepSeek当中医,为难的是患者。”严烨谈到,AI能否开出好的药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者是否能准确描述出具体症状,AI本身是缺乏引导和追问能力的。

  严烨拿之前的测试继续举例:在得到“下腹痛”的描述后,DeepSeek会直接分析,而如果是线下的人类医生,肯定会追问得更细,要进一步确定患者到底是绞痛、刺痛、隐痛还是胀痛。要从疼痛性质、发作时间、伴随症状这些细节问题分析,才能获得中医问诊所需要的关键信息,这也会直接影响治疗方案的制定。“如果是绞痛,很有可能是内脏的痉挛;如果是隐痛,则可以排除急腹症的情况。”严烨指出,面对复杂病例,若用户提问逻辑欠清晰、不能精准表述症状细节,DeepSeek给出的诊疗建议可能存在很大偏差。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