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六问“小行星撞地球”:可能性多大?破坏力多强?该如何应对?

2025-02-22 16:47   上游新闻综合

  “实际上,小天体来地球,这件事几乎每个月都会发生。”曹林举例,比如流星雨,就是小行星在大气层中燃烧时候产生的光。“这类事件一般不会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但随着网络通信发达等原因,会引发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曹林表示,厚厚的大气层能够有效防御大部分小天体的“袭击”。当小行星以极高速度进入大气,高温高压冲击波会使结构疏松的解体成碎块,在第一关就燃烧殆尽。只有那些个头足够大、密度足够高的天体才有可能突破大气层的防御,对地球上的生物体形成威胁。

  五问:人类有何应对策略?

  可发射撞击器或牵引飞船,改变其飞行轨道

  “监测小行星,其实已经是全球各个国家历经多年发展的传统项目。”曹林介绍,人类目前已经形成了对小行星撞击风险的研判和预测能力,在各国都建设有小行星监测系统。通过地基光学望远镜等,可以探测追踪危险小行星,对撞击时间、落点、危害程度进行提前预报,采取有效处置手段,最大限度降低风险。

对于撞击地球的小行星,人类有技术能预警能控制。央视新闻截图

  2024年9月,第二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上曾传出消息,我国正在策划实施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并发布了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方案设想。中国计划在2030年前后实施首个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采用“伴飞+撞击+伴飞”模式,对目标小行星进行动能撞击,并评估撞击效果。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