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改革重点是什么?从两个关键词看中央一号文件新亮点
2025-02-24 06:15 央视新闻客户端

当前,我国约2.5亿农业转移人口没有在城镇落户,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预计还将有1亿多农民进城。这3亿到4亿人走向城镇化,这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也是极其繁重而艰巨的任务。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金文成:推进转移人口,要实现同地、同权、同服务,让他们能够彻底融入城市,但同时还要给他们有退路。所以在农村要保留他们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这是在进行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制度安排,这是给农民留出后路,也给我们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留出一个缓冲。
“三块地”改革是农村改革重点
中国的改革发端于土地。当前,我国农村改革的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这涉及农村承包地、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
承包地:1978年,安徽小岗村的一场“大包干”,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向全国。从那时起,我国农村土地陆续开始第一轮承包。1993年,中央明确第一轮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不变。三十年过去,最近几年,农村第二轮承包正陆续到期,到期后农民该怎么办?党的十九大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
今天的中央一号文件对试点工作进行了部署,扩大整省试点范围,确保绝大多数农户承包地总体顺延、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