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乡愁 品年味|回望年周期 探寻年文化:我们将如何传承这份集体记忆?
2025-02-24 11:06 大众新闻
在北方民俗中,从‘’腊八”到“二月二”才算构成一个完整的“年周期”,从腊八(喝腊八粥)——小年(祭灶)——除夕(团圆)——元宵节(赏灯)——二月二(送年),形成有始有终的闭环。而二月二的“引龙”“打囤”等习俗(即用灶灰围粮仓、撒香灰引龙),象征将春节的福气引入新的一年。这一习俗不仅承载着祈福丰收的朴素愿望,也通过仪式感为春节画上了充满希望的句号。
回望春节,这个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悠久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连接全体中华儿女情感的重要纽带。在全球化、城市化与数字化深度交融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春节于2024年12月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年文化的高度认可,更为中国年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深入挖掘春节文化的丰富内涵,全面展示年俗、亲情、团圆等核心元素,进而增强民众对传统节日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已成为当下文化传承与发展领域的重要使命。

春节的各项传统习俗,均蕴含着独特且深刻的文化内涵。例如,扫尘习俗具有“除陈布新”的寓意,在春节前夕,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家庭清洁活动,以忙碌而有序的方式迎接新的一年,这一习俗不仅体现了对生活环境的净化追求,更象征着对旧时光的告别与对新开始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