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我的风筝记忆丨李超:风筝伴我成长

2025-03-26 09:58   大众网

  小时候,母亲便投身于风筝制作,自此,我们家便与风筝结下了不解之缘。风筝制作工艺较为繁杂,涵盖扎、糊、绘、放。每当母亲制作风筝时,我总会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看着。

  制作风筝的第一步是“扎”,即用竹条搭建起风筝的骨架。母亲在挑选竹条时,会用手掌轻轻抚过每根竹条表面,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挑出最为合适的竹条。随后,她拿起小刀,熟练地削去竹条上的毛刺,再用细线将竹条绑扎起来,不一会儿,风筝的大致轮廓便清晰呈现。紧接着是“糊”,即用纸张贴合到风筝的骨架上。母亲将事先裁好的纸张轻轻覆盖在风筝的骨架之上,然后拿起糨糊和刷子,从骨架的边缘开始,一点一点地涂抹均匀,确保纸张与骨架贴合紧密,不见一丝褶皱。在糊纸的过程中,母亲的目光始终紧盯着纸张与骨架的接触部位,生怕有丝毫的偏差。后面一步是“绘”,即在糊好的风筝上绘制图案。母亲常说,这一步是风筝制作的点睛之笔,风筝能否吸引人,关键就在于图案的绘制。每当这时,她会拿起画笔蘸取颜料,然后轻轻地点在风筝上,开始绘制。转瞬之间,色彩斑斓的蝴蝶、栩栩如生的金鱼便跃然纸上。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