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树“悬赏百万”背后的暗战:东南亚椰子涨价30%,9.9元低价水引质疑
2025-03-27 14:57 红星新闻
“从制造成本来讲,低价椰子水肯定有擦边或滥竽充数的嫌疑,大部分椰子水的口感是通过糖或添加剂来实现。”凌雁管理咨询首席咨询师、食品及餐饮行业分析师林岳告诉红星资本局,虽然在饮料中加入添加剂是比较常见的生产工艺,但从营养健康的角度来说,还需要取决于食材原料的新鲜度和产地。
而一些商家在原料产地上也作假。据央视新闻报道,一些厂家为了降低成本,标注泰国进口椰子水采用的原料并非来自单一产地,而是采用了印尼、越南等较便宜产地的椰子,甚至将原本可能作为废料的椰子利用起来。
行业标准缺失
专家呼吁出台相关规范
杨怀玉告诉红星资本局,除了市场竞争因素外,部分消费者对椰子水的认知有限,难以辨别产品的真实品质,导致椰子水市场乱象频出。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则提到,椰子水市场进入门槛低,生产工艺简单,产品创新力不足,导致市场上椰子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林岳则指出,在椰子行业,目前国家没有相应的行业标准和产品规范,对产地、含量、配比、成分、添加剂等没有统一规定,所以市面上出现各种各样的椰子水产品,质量也无从考究。
据了解,目前部分果汁产品执行GB/T 31121《果蔬汁类及其饮料》作为参考标准,但该标准主要针对果汁类产品,其指标对果蔬汁的可溶性固形物、酸度、糖度等理化指标有明确要求,对椰子水的理化指标(如钾、钠含量)和加工工艺的适用性有限。